使命門徒

EP217 讓使命不再割裂:重探《洛桑信約》與被罪者《訪談自香港移居台灣的邢福增教授》

世界華福中心CCCOWE

🎙️嘉賓:邢福增老師(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)

Q:為何我們需要「被罪者」的思考視角?

A:我們深知,人是得罪神的「罪人」,這是福音的起點,然而,我們卻常忽略,人同時也是被罪惡深深壓傷的「被罪者」(the sinned-against)。這個視角,讓我們正視社會中使人受害的罪惡結構,並在其中回應主對公義的呼召。我們看見,永活的福音所帶來永恆的救贖,需要在此刻觸及、釋放在壓迫中無聲吶喊的生命。

Q:如何超越傳福音與社會參與的對立?

A:當我們戴上「被罪者」這副新眼鏡,就能慢慢看見傳福音與社會行動其實是整全使命的一體兩面。

1. 重尋「社會行動」的本質

我們常將「社會關懷」視為傳福音的手段。《洛桑信約》則幫助我們超越這種工具心態,讓我們看見:「為被罪者發聲」、與他們同行,這本身也是福音的展現。

2. 活出「道成肉身」的愛與見證

主耶穌道成肉身的愛,是重價的恩典,激勵我們關懷身旁的人,更引導我們去正視、應對社會中的罪惡結構。這是我們真實的福音見證:把焦點從滿足自我的慾望,轉向付代價、回應基督的呼召。

活出整全使命,就從重讀《洛桑信約》、擁抱「被罪者」視角開始。讓我們以主耶穌的愛,成為那座無法隱藏的山上之城。

👍董牧師提問💬

你認為,今天邢老師談到的哪一個觀點或哪一本書,最能回應你的服事現場與群體目前所面臨的挑戰?關於「使命的割裂」或「被罪者」,還有哪些問題,是你想要進一步面對和討論的呢?

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!

🔗 https://forms.gle/81oeQtavnasyaaJf6

📚延伸資源💡

1. 《洛桑信約》全文(The Lausanne Covenant)

🔗 英文版:https://lausanne.org/statement/lausanne-covenant
🔗 中文版:https://lausanne.org/zh-hant/statement/lausanne-covenant

2. The Lausanne Covenant: An Exposition and Commentary,斯托德(John Stott)著,Lausanne Commitee for World Evangelization

🔗 https://lausanne.org/occasional-paper/lop-3


 3. 《市井・罪人・被罪者》,馮煒文著,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(FES)
 
 🔗 https://www.logos.com.hk/bf/acms/content.asp?site=logosbf&op=show&type=product&code=9789628991167

4.  《追隨基督:作門徒的代價》(NACHFOLGE:The Cost of Discipleship),潘霍華(Dietrich Bonhoeffer)著/鄧肇明、古樂人、梁淑儀譯,香港道聲出版社

🔗 https://shop.campus.org.tw/ProductDetails.aspx?productID=000604840

Support the show